有热度、有辣度,2022中国汽车先锋论坛涮起思想火锅
百年未有之汽车产业大变局不断刷新我们的认知,带来全新挑战的同时,也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在技术领域,汽车智能化将为汽车产业带来哪些增长点与机会点?在供应链层面,面对缺芯少电,我们究竟能做些什么?在产业端,传统汽车制造又应如何进阶与转型?
2022年8月26日下午,以“向新·向蓉”为主题的2022中国汽车先锋论坛在成都市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9号馆成都厅盛大举办。作为成都车展期间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和汽车产业先锋思想交流平台,本届论坛由中国国际贸促会汽车行业委员会指导,成都国际车展组委会和汽车观察传媒联合主办,并得到了博世中国的鼎力支持。
来自及行业机构、主流车企、零部件与科技公司、三电及ICT企业、法律界的近200位业界大咖齐聚蓉城,从不同视角分享对汽车产业变革大潮的深刻看法。搜狐汽车、网易汽车、汽车产经网、钛媒体、爱奇艺汽车、车友头条等近50家主流媒体平台进行了直播和全程报道。
王侠:做好“新”文章才会收获真“繁荣”
今年以来,受国内多发、市场主体困难明显增加等多方面影响,中国汽车市场继续无情地考验人们的神经。对此,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认为,下半年,我们在谨慎乐观的同时,一定不能小看眼前的困难,因为这些困难很难在短期内消失,必须用创新思维来谋求根本的解决之道。
“业内普遍认为,汽车技术革命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但我更愿意相信,探索与困惑交织、观望与抢跑并存是上半场、形成共识之后的拼杀才是下半场,因为此时全球所有强手都会入场、都会全力以赴。”他强调,只有做好“新”的文章、才会收获真正的“繁荣”,并提出产品技术向“新”、模式生态向“新”、增长方式向“新”的三“新”建议。
田霞:成都是汽车消费与产业之都
作为西南地区经济中心,同时也是车企进军东南亚市场的前沿阵地,近年来,成都将优势资源向汽车产业大力倾斜,并取得了一系列亮眼的成果。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成都汽车保有量超过500万辆,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成都汽车产业集群跻身全国汽车产业集群的第二方阵,到目前为止已拥有10多家汽车公司和300多家零部件配套企业,形成了健全的产业链。
对此,成都市博览局副局长田霞表示:“成都不仅是汽车消费之都,同时也是汽车产业之都,市场与产业之间同频共振、协调发展,汽车已经成为成都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
景云峰:全球缺芯困局愈演愈烈
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景云峰在“美国《2022芯片与科学法案》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分析与应对建议”的主题演讲中介绍,美国半导体政策变迁是一把双刃剑,有利的方面是保持技术领先、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有弊的方面是芯片供应依赖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不足、缺芯停产。
“半导体行业供应链和物流链受到巨大冲击,全球缺芯困局愈演愈烈。”他解读道,“该半导体政策变迁将对中国半导体行业带来两方面影响。一是外部形势更加严峻,未来国产半导体从外部获取资金、先进设备、技术和材料等会受到更加严格的限制,‘卡脖子’攻坚进程或将受到不利影响;二是国产芯片迎难自立,法案出台后进一步倒逼中国加速建立自主可控的半导体生态圈和供应链,加大对半导体行业的政策引领和资金扶持,加快国产设备和材料的导入验证进度,并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杜跃进:汽车智能与安全需同步
360集团副总裁兼首席安全官杜跃进认为,在汽车智能化发展得如火如荼的现状下,需要同步考虑安全问题。感知、决策、执行是汽车实现智能的三部曲,在数据产生、计算、传输阶段,整个网络系统的智能算法以及AI的复杂系统里的每个环节都会出现很多新的安全风险。
“计算环节都是由软件来实现,如果计算软件被系统入侵,意味着汽车可以被远程控制,软硬件都可以被破坏,系统会爆炸,数据被破坏或者删除,甚至进行恶意加密。”杜跃进将之比喻为,“你是不是你,我是不是我,这中间可以有人冒充,可以看到他不该看到的数据,数据可以被劫持,也可以被。”
马振山:十大观点预判电动车发展趋势
智能电动化时代下,电动车将如何发展?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捷豹路虎中国与奇瑞捷豹路虎联合市场销售与服务机构常务副总裁马振山分享十大观点:能源结构多元化是实现能源安全的最终目标;目前仍然是新能源智能汽车的发展起步期;智能电动车及上下游领域已经成为投资热点;成本、技术及品牌的极致化是赢得市场的关键多长板、无短板是基本要求;长期主义是构造品牌护城河的核心要素;场景、用途、身份、兴趣、阶层将是品牌聚焦潜在客户的重点;智能电动车时代,是多品牌共存时代,生物物种多样性、文化和亚文化为智能电动车提供了文化表达的舞台;首席品牌官制度(CBO)将会为越来越多的OEM所采纳;积极拥抱智能化、电动化,找到自己适合生存的DNA;未来,主机厂的核心能力在于供应链的构造和品牌生态的打造。
智能化的笑与痛
都说电动化重塑了传统燃油的车市场格局,智能化重塑了新能源车市场格局。作为汽车产业链的增量部分,智能化为车企冲击市场新高地带来哪些益处?当智能化改变用户使用习惯时,车企需要做出哪些调整?智能化是否已经成为决定产品是否热销的胜负手?在网易传媒副总编辑张齐的主持下,比亚迪(002594)汽车品牌及公关事业部总经理助理易泽民、地平线副总裁兼智能驾驶产品线业务拓展部负责人张宏志、联通智网科技产品部总经理杨竟成、华砺智行副总裁杨浩、东软集团(600718)西南大区总经理李东展开热烈讨论。
在新能源领域,比亚迪是公认的领头羊,今年以来,比亚迪的市场表现更上层楼,一跃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在此基础上,易泽民表示,电动化是汽车市场竞争的上半场,智能化则是下半场。智能化一定是产业发展的大方向,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与现在电动化的发展趋势类似,未来智能化的渗透率也会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易泽民也表示,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还在于电动化,首先要解决用户关于充电、续航的痛点和焦虑,再去评估智能化的配置有多高。未来,比亚迪将在智能化领域投入更多的精力。
都说智能化已经成为行业大趋势,但张宏志坦言,汽车智能化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关键点在于安全辅助驾驶,毕竟智能化的本质无非是把出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提高,同时把成本降得足够低。目前汽车智能化的主要矛盾在于,技术发展赶不上用户对智能化的期待与需求,在谈到汽车智能化时人们更关注算力、算法,却忽略了个体在使用智能配置时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因此,他认为,在人机交互体验上,技术发展和行业重视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科技公司接下来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让技术更具爆发力、突破力,以越级式发展支持产品创新,解决用户心结。
作为联通智网的代表,杨竟成最大的感触在于,新技术的诞生必然带来产业链的共同发展,如果没有智能汽车,基础通信连接技术不会在短短五六年里时间里发展得这么快。但就目前而言,5G通信技术只是满足自动驾驶的起点,距离真正复杂交通环境下自动驾驶、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技术要求还很遥远。基于多年从业经验,杨竟成判断,现阶段最大的问题在于,整个行业还处于基础储备阶段,在应用场景、用户体验上没有太多探讨,且仅限于个体尝试、缺乏联动性。
“除了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汽车的智能化还应该包含智能网联,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车路协同。”杨浩介绍,基于全域感知、上帝视角、全局决策能力,车路协同可以帮助车端降低智能化成本,同时还能从宏观上带来更高的安全性。短期内,车路协同能够为驾驶员提供红绿灯信息推送、路况信息播报、预警等服务;中期看,可以提供交通诱导、辅助安全驾驶等;长期而言,还能与单车智能形成协同,支持车道级智能驾驶及货运车队服务。
对于智能汽车未来的发展走向,李东判断,一定会更加人性化。他解释道,过去的车辆主要以功能性为主,但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种生活空间,未来随着不同的应用场景出现,还会塑造出更多人机交互的需求,而这些需求正是软件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基于这样的前瞻性判断,东软在国产芯片基础上推出了C5人机交互平台,希望能够在智能座舱、智能通信、导航等各方面研发出更丰富的产品解决方案,助推汽车产业发展。
缺芯少电的危与机
之下,芯片、电池短缺等供应链难题困扰着汽车产业,如何“保供”成为全行业关注的焦点。缺芯少电究竟暴露了汽车产业哪些短板?未来将如何增强汽车产业生态集聚力、产业链建构力、顶层建设运筹力?缺芯少电对汽车产业造成了哪些伤害、又衍生出哪些新机会?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助理会长柴占祥的主持下,博世中国副总裁蒋健、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睿蓝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陈高旭、奇瑞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助理邓凌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蒋健指出,汽车领域缺芯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缓解,预计明年会慢慢向好,但需要一个过程。面对这样的挑战,企业需要在安全性和成本的优化之间建立平衡。在蒋健看来,我国汽车厂商在本土有很强的生产制造能力,但汽车工业的繁荣建立在全球化的基础上。从目前来看,我国汽车产业面临很大的挑战:一方面,要继续保持产品的成本优势,另一方面,还要兼顾产业链的安全性。所以,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无论是汽车主机厂还是零部件厂商,都会更关注于如何做才能保证产业链的安全性。
据赵长江介绍,得益于智能平台、智能技术、智能方案和智能工艺,今年,整个比亚迪集团在芯片上的缺失相对较少,反而在电池方面的缺口还很大。“比亚迪集团上个月的订单已经达到30万辆,而供应量只有十几万辆。就腾势而言,5月16日开启预定到现在已有4万预定量,在这样的情况下,腾势也会有电池短缺的情况出现。”不过,赵长江自信地表示,基于集团强大的智能制造能力和全球化的供应链能力,预计在不久之后,比亚迪在电池供应上会大大提速。而对于腾势而言,只有全力整合全球的优质资源,打造旗帜产品,才能行稳致远。
作为吉利旗下换电品牌,睿蓝以“换电新出行普及者”为品牌理念。陈高旭坦言,睿蓝对电池的依赖性很高,尤其是今年上半年,缺芯少电对睿蓝的订单排产和客户交付有较大影响。“到6月底,我们手里有1万个订单没交付,就是因为电池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吉利集团有自研的电池体系,包括三元锂电池、固态电池等,目前都处于紧锣密鼓的研发过程中。不过,这些研发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时间积累,所以就短期而言,睿蓝还是更多依托于宁德时代(300750)等战略合作伙伴。
幸运的是,在缺芯少电的大环境下,奇瑞的销量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据邓凌介绍,今年1-7月,奇瑞集团销量超过60万辆,增长率为19。6%;出口方面,奇瑞7月突破了5万辆的单月出口记录,连续19年乘用车系列出口中国第一。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皆源于拥有自主产权的正向设计。同时,邓凌也指出,奇瑞在制造供应链方面依然面临很多挑战,包括芯片短缺、原材料上涨和国际上的某些限制等。但这些危机同时也是机遇,能够促进企业转型,为中国汽车贡献一份力量。
汽车产业园区也需华丽转身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汽车产业园区是为传统汽车生产制造量身打造的,但也有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在规划和形成之中。新型汽车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打造如何才能适应电动化、智能化产业变革的新需求?在向高端化、智能化、低碳化改造升级过程中,传统汽车生产制造遇到了哪些阻力和困难?在车市红点、红点汽车、红点新能源创始人张红的主持下,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极狐汽车总裁王秋凤,一数科技汽车事业部总裁宁述勇,国汽智控CTO助理晋一宁,360车联网安全首席专家明亮,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产业发展局投资服务一科负责人李诗若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汽车产业园区需要立刻转型。”谈到汽车产业园区转型的时间点时,王秋凤斩钉截铁地表示,“智能汽车的赛道已经相当拥挤,用户在变,思维在变,转型要趁早。”她认为,汽车产业园区转型,最核心的因素就是政策。第一,新产业园需要吸引企业的政策,吸引科技公司、智能化公司、网联化公司等等这些新产业化要素公司入驻新型汽车产业园;第二,新产业园需要吸引人才的政策,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下,汽车产业人才的需求过去有很大差异,用什么政策把人才吸引过来非常重要。
宁述勇分析,现在地方都在抢新能源汽车企业,实际上,除了主机厂园区外,地方也应该建立智能汽车这种新型Tier 1产业园区。宁述勇判断,汽车产业转型还需要3年的时间,到2030年,传统燃油车依然会占一半的份额,在传统汽车产业园旁建设一个新型的汽车产业园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晋一宁则认为新型汽车产业园区要有较强的综合性,她分析:“传统汽车转型肯定要向智能化靠拢,传统汽车主要是机械零部件,智能汽车需要结合IT技术,新型汽车产业园区需要融合两个产业,同时车路协同也是我们提倡的智能化发展路径之一。”另一方面,晋一宁认为智能驾驶和驾驶场景有很大关系,在新型产业园区内,车企可以联合软件开发企业、算法企业一起打造一个闭环,赋能更多适合自动驾驶测试的条件。晋一宁认为留给汽车产业园转型的时间大约为3-5年。
在明亮看来,安全是汽车产业园转型最重要的因素。他解释:“新型汽车产业园区想要吸引车企加入,那么这个园区必然要是安全的。汽车产业面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转型,都需要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实现。保证数字化安全需要从软件的漏洞、网络的链接、协议的安全、数据的安全、云的安全、供应链的安全六方面下手。汽车产业园区在面向数字化、智能化、电动化转型过程中必须考虑这些问题。”
从地方的角度出发,李诗若认为汽车产业园转型升级面临着紧迫感。同时他也表示,汽车产业园转型面临着两个问题:汽车总体产能过剩,目前全国大概有4000万辆产能,然而产量只有2000多万辆,国家在宏观层面调控和限制新产能的增长;对于汽车产业来说,新项目的政策诉求相对较高,单靠地方的财力支撑有一定的难度。此外,虽然近两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非常快,也被认为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传统燃油车的生命周期还有多久,也是在建设新型汽车产业园的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作为大会主持人,汽车观察传媒创始人、汽车观察杂志社社长刘小勇代表主办方总结道:“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向新·向蓉’,寓意既向电动、氢能等新能源产业转型,又向智能化、网联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升级,唯有不断创新,才能换来真正的繁荣。而本次论坛的三大议题分别聚焦智能化、产业链和新生态,不仅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也是企业在变革与升级过程中的必修课。各位嘉宾的精彩分享就像一顿美味的成都火锅,既有热度,又有辣度,还荤素搭配,但绝不油腻,频频爆出的金句让人回味无穷,也让我们对当下汽车市场的痛点与机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
论坛环节告一段落,但精彩还在继续,一场独具特色的川剧变脸表演将现场气氛再度推到高潮。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川剧变脸秘技的炉火纯青离不开演员的长期潜心打磨,而中国汽车产业要应对好当前的产业变革,也离不开智能核心技术的支撑。
在这样的背景下,汽车观察传媒与中国国际贸促会汽车行业委员会、成都国际车展组委会一起举办新蓉杯·2022中国汽车智能创新技术评选活动,目的就在于彰显中国汽车产业在核心智能科技领域的进步,促进汽车智能化的持续快速发展。经过专家评审团的严格筛选,参评的80余家企业中最终有14家斩获大奖。
本届论坛,新蓉杯·2022中国汽车智能创新技术评选活动颁奖典礼作为压轴环节盛大召开,在中国汽车智能创新技术评选组委会执行秘书长、汽车观察市场总监谭晶宝的主持下,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助理会长柴占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行业发展部主任李建军,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产业发展局投资服务一科负责人李诗若,成都世纪城会展集团有限公司展览经营管理总公司副总经理肖岭,汽车观察传媒创始人、汽车观察杂志社社长刘小勇,环球汽车网、侃车e族创始人、总编杨虹波,车市红点、红点汽车、红点新能源创始人张红,汽车观察编辑部主任张静为获奖企业代表一一颁奖。
这些获奖企业可以说组成了目前智能汽车链中最强的全华班阵容,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必将欣欣向荣、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