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生活聊聊香港住院和保险

2022-09-06 21:41:41
摘要:  香港生活聊聊香港住院和保险...

  继上一篇文: 香港生活 香港私家医院住院体验 ,收到了很多朋友的问候,其中也不乏来了解住院险的, 恰好我作为一名资深港漂和保险代理,有蛮多可以分享,就把我和朋友聊到的归结如下:

  -零核保门槛:大家都知道买个人保险会要求申报健康状况,有机会买不到或者加loading,除外等。团体医疗因为是面向一群人,所以免去这个要求。

  -一人得到,全家受益:香港的团体医疗最大卖点:可以保障配偶和所有孩子。而且条款都是一样的。这点和内地商业保险只保本人的原则大相径庭。

  -可保牙科,产科:一般来说个人购买的保险都不含这两项,如果硬要加需要提升到最高保障要求,并且产科还有一年等候期,团险就没有要求。

  - 门诊+住院全cover:团体医疗通常是覆盖平时小毛小病看门诊和大病动手术的。要知道,如果是个人购买商业险,这两块是分开的, 不但要交两份保费,而且在理赔上公司后台会走不同渠道,这就大大增加病人/保单持有者的维护成本。团体医疗就一步到位了。

  团体医疗通常是对每个项目有额度和次数规定,保障越多保费自然也越贵。因为这些保费是公司承担,所以是公司的重要福利之一。再此也提醒各位,找工作时也要留意新公司提供的这块隐形福利,毕竟在香港看病不菲,一家三四口全年费用也不是小数。

  拿最常见的分娩费用来说,在公立医院产前产后检查都是免费,生产因人而异几百元,而且还涵盖了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

  - 科室全。私家医院的科室是根据效益,医资优势等建立的, 很多是有侧重的。但公立医院因担负社会责任,都尽量涵盖所有科室。

  -等候长:因为医生资源不足,公立医院排队出名的长。急诊等候4小时是常事(分流制度使普通病患等候期更长),手术排期2-3年,最严重的骨科可以长达10年。

  -医术差:公立医院有大量刚毕业的新人医生,临床经验极少,实操中经常首鼠两端,把轻症往重里说,把重症往轻里治。

  所以,入住公立医院的最佳情况是:重病急病(危及生命那种)。那么会获得最快,最好,最省的治疗。但,这种情况还是不要发生比较好。

  关于问题一,一是要对自己的职业有个清晰的规划,争取越来越好的员工福利,另外就是要在每次换工作时仔细研究新的团险条款,及时补充确保自己和家人不断档。

  问题二几乎是我们每个人或早或晚都会面对的。上面说了团险不像社保可以攒起来,换工或退休后再用。这里就产生了一个悖论:当我们年轻健康时,不太需要保险却有保险;当我们年老体弱时,需要保险却没了保险。这可怎么办呢?

  第一个法子,是了解下公司这份团险是否有转个人持有的功能。有这个功能可以在离职时,把保单过渡到本人名下,继续缴费便能持续生效,而不需要进行健康核保。这条款对于身体健康变差,无法满足核保要求的申请人至关重要。所以,离职前千万要去了解一下。

  第二个方法,是在40岁左右或健康出现问题前,赶紧先投保一份个人保障。这要求对自己的身体有密切关注和对保险公司核保条件深入了解,因为保险公司跟医生不一样,后者看的是此刻是否需要干预,给出治疗方案。前者是参照标准体,关注其潜在风险。同时,保险公司的核保标准需要严格遵循其再保险公司的规定,因为保险公司需要通过再保险公司来控制并分担风险。

  还有方法,比如保留国内社保(要留意政策变化),延长工作时间(保险代理可以做到70岁),自己设一个健康专项基金等等。

  港府也知道公立医院不堪重负,香港又步入老龄化,所以近年积极推进个人购买医疗险。在这个环境下,医务卫生局推出了自愿医保计划,来规范保险公司的个人住院保险产品。

  个人觉得减去少缴的税款,自愿医保的费用有很大优势。首次投保年龄推迟对老人也是非常友好。

  如果是非持有香港身份证人士,比如来照顾娃的爷爷奶奶们,他们就无法享有公立医院的福利,去公立医院也需要按私症收费。

  市面上有一款「香港通」旅游险,为75岁以下访港人士提供最长3个月的医疗保障。

  另外,近两年来港上学的人士大幅增加,学生们可以选择兼顾针对他们的医疗和其他在港相关保障的保险。

  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医疗不可能三角都成立。而香港,因为低税率导致的低福利,最自由市场导致的暴利,使这个三角的三点更相背离。在内地兜底的社保,高杠杆的大病险,到这里都需要个人付出更多代价去获得。但是一旦拥有了保障,你获得的待遇又是顶级的。

  又想起在私家医院和诊所,从来都是先看病后付费的。这种机制固然让病人费去往返奔波之苦,倍感体恤和关爱,但同时也造成收到账单时的巨大震撼。

  “诚为”优才团队成员多年居港,有资深移民律师,有金融才女,更有香港生活通 ~ 扫二维码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