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转型的关键:首先缩小数据差距?

2022-09-05 20:48:57
摘要:  中国能源转型的关键:首先缩小数据差距?...

  由于脱碳依赖于数据,因此信任和透明度将是调动实现国家雄心勃勃的气候变化目标所需资金的必要条件。

  上个月,中国发布了《中国绿色债券原则》,这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绿色债券标准,与国际资本市场协会发布的绿色债券原则相一致。

  这些新标准可以在促进中国进一步使用绿色债券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绿色债券被定为中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不难发现全球能源市场的混乱来源,俄乌战争和大流行后的需求怪圈造成了通货膨胀的压力。这些压力反过来又会产生诱惑,诱导人们重新挖掘上一代的能源,如煤炭和其他与气候议程不相容的燃料。

  近几个月来,全球能源供应的波动突出表明,亚洲迫切需要增加对低碳能源基础设施的投资。

  在中国,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需的数万亿元人民币,将需要金融机构和企业利用所有可用的资金来源--在国内和海外。中国绿色债券原则是更漫长的旅程中的一个垫脚石。

  为了充分释放全球市场的潜力,中国将需要正确的监管框架和融资工具,以及清晰可靠的数据,让国际投资者获得他们所需的信心。

  中国人民银行估计,中国的双重脱碳目标到2030年将需要2。2万亿元人民币(3270亿美元)的年度投资,然后在接下来的30年到2060年需要3。9万亿元人民币(5790亿美元)。

  中国的中央银行正在鼓励银行为减排项目提供贷款,并拥有每年调动数千亿元人民币的工具。但是,中国脱碳所需的资金数额太大,任何单一来源都无法满足,私营部门和资本市场都需要发挥其作用。

  这种大规模的资本动员已经在顺利进行。中国是绿色债券发行总额的第二大国,去年筹集了850亿美元。去年大约三分之一的发行量,即270亿美元,是在离岸市场出售的。

  今年要保持这一数量将很困难,因为国际绿色债券投资者正被不断上升的利率、动荡的市场和对声称考虑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ESG)的投资越来越多的怀疑态度所排挤。这使得中国建立对这些工具的信任变得更加重要,而这些工具将是中国转型的关键。

  随着可持续投资在金融领域的深入,以及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的追捧,对错误的ESG基金的反击只会增加审查的程度。中国在这方面有一个独特的挑战,因为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国内市场仍是相对较新的投资者。目前,外资在中国国内债券市场的参与率徘徊在3%左右。

  中国特有的另一个细微差别是,允许多达50%的在岸绿色融资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运营资本。这与气候债券倡议和其他行业协会提出的全球标准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要求绿色基金只用于绿色项目。

  募集资金的使用被强调为原则中定义的第一个核心部分。它要求绿色债券的发行人应将100%的收益投资于绿色项目或绿色经济活动,如国内发行人的《绿色债券认可项目目录(2021年版)》,或《共同点分类法》中规定的。气候变化减缓或欧盟分类法气候授权法案,适用于海外绿色债券。

  中国的银行间债券市场监管机构在6月公布了推出低碳转型债券的计划,以帮助八个所谓的 脏行业 实现其碳减排目标。中国也可以从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融资中受益,这些融资为承诺实现特定绩效目标的公司提供激励:例如降低排放或减少水消耗。

  事实证明,这类融资受到国际投资者的欢迎,他们希望用自己的资金产生积极、切实的影响。

  尽管这些发展令人鼓舞,但能给投资者带来信心的框架和工具需要得到数据的支持。这意味着公司必须对他们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他们的表现保持开放和透明。

  在许多领域,中国公司在环境、社会和治理信息披露方面仍然落后于其他市场。如果中国要调动实现零排放所需的资金,就必须改变这种状况。

  监管机构可以通过要求强制披露气候数据,如绝对排放量或碳强度指标,来提高对该系统的信心。香港目前已经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任何披露都必须准确、一致,并接受第三方审查。信息提供者有责任保持对质量的关注,并确保他们的产品被使用它们的投资者和公司清楚地理解。

  例如,更细化的数据将帮助基金经理选择与他们自己的ESG目标相一致的机会。我们在全球范围内看到,宽泛的ESG评分会造成混乱,并可能导致对洗绿的指责--特别是在环境和治理评分合并的情况下。

  有了正确的框架和维护信任和透明度所需的数据,为中国向净零排放的转变提供资金将是各地投资者的历史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