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工程技术(表面技术的功能性应用)

2022-09-08 13:47:55
摘要:  表面工程技术(表面技术的功能性应用)...

表面技术:是指用机械、物理或化学方法,来改变工件表面状态、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和应力状态,或施加各种覆盖层,使工件表面具有不同于基体的某种性能,从而达到特定使用要求的一种应用技术。

表面技术的功能:

1、 防护:提高材料或工件表面的耐蚀性、耐热性、耐氧化性和防辐射性,针对不同腐蚀情况、选用不同耐蚀涂层。

2、 耐磨:磨损大体分为磨料、粘着、疲劳腐蚀、冲蚀、汽蚀等,合理的表面技术可提高材料或工件的耐磨性。如硬质膜、固体润滑膜、耐磨耐热膜、耐磨耐蚀膜等。

3、 强化:主要是指各种表面强化处理来提高材料或工件表面抵抗除腐蚀和磨损之外的环境作用能力,提高疲劳强度。如化学热处理、喷丸、滚压、激光表面处理,制造业、汽车工业中应用较多。

4 、修复:磨损、剥落、腐蚀,使工件外形变小或强度降低,修复尺寸精度,还可以提高表面性能,延长寿命。如堆焊、电刷镀、热喷涂、粘涂,在工程中各种金属零件修复。

5 、装饰:主要包括光亮(镜面、全光亮、亚光、光亮缎状、无光亮缎状)、色泽(各种颜色和多彩)、花纹(平面花纹、刻花、浮雕)、仿照(仿贵金属、仿大理石、仿花岗岩)。

6、 改变光学特性(反射性、增透性、分光性、偏光性、光选择吸收、发光、光记忆、导电性、超导性、各种电阻特性、绝缘性、约瑟夫逊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