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房颤的最好治疗方法(低血压又房颤吃什么药)

2022-09-17 08:52:00
摘要:  老年人房颤的最好治疗方法(低血压又房颤吃什么药)...

建议心内科诊治。

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

一般认为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12/8 kPa(90/60mmHg)即为低血压。

一般低血压没有症状无需处理,主要是寻找病因,针对原因处理。

也可以通过下来方法来提高血压。

1.适当加强锻炼、生活要有规律,防止过度疲劳,要保持良好的精神来提高血压。

2.调整饮食,每餐不宜吃得过饱,因为太饱会使回流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低血压的老人每日清晨可饮些淡盐开水,或吃稍咸的饮食以增加饮水量,较多的水分进入血液可增加血容量,从而可提高血压;

3.适量饮茶,因茶中的咖啡因能兴奋呼吸中枢及心血管系统。

房颤治疗

药物治疗

主要是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以及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

常用药物包括:

(1)β受体阻滞剂 最有效、最常用和常常单独应用的药物;

(2)钙通道拮抗剂 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也可有效用于房颤时的心室率控制,尤其对于运动状态下的心室率的控制优于地高辛,和地高辛合用的效果也优于单独使用。尤其多用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或左室收缩功能正常以及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

(3)洋地黄 在紧急情况下控制房颤心室率的一线用药,目前临床上多用于伴有左心衰时的心室率控制;

(4)胺碘酮 可降低房颤时的心室率,不建议用于慢性房颤时的长期心室率控制,只是在其他药物控制无效或禁忌时、在房颤合并心力衰竭需紧急控制心室率时可首选胺碘酮与洋地黄合用。

(5)抗凝治疗 是预防房颤病人血栓形成和栓塞的必要手段,房颤病人如果有下列情况,应当进行抗凝治疗:年龄≥65岁;以前有过脑卒中病史或者短暂脑缺血发作;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左心房扩大;超声心动图发现左心房血栓。抗凝治疗一定要有专科医生指导,抗凝过度可能导致出血,抗凝强度不够则没有预防作用。

非药物治疗包括电转复(转复窦性心律)、射频消融治疗和外科迷宫手术治疗(彻底根治房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