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汽车普遍都降价吗(有人说未来汽车或将继续降价,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需要做一些客观的了解,先从汽车成本构成说起。汽车制造业与制造业一样,成本由下列项目构成:材料费、工资(工时费)、制造费用(折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车间办公费、机物料消耗、水电费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料、工、费”。成本结构大致比例是4:3:3 。但是这仅仅是制造成本而已,在销售过程中还有销售费用,税金。那么这个问题来了,国家并没有相关政策去降低整车销售的税金,随着汽车品牌的增加,各汽车主机厂,销售商不断的加大汽车的广告力度,在出厂价格不变,销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主机厂和销售商的利润在逐步的缩水,在利润降低到一个危险值时,主机厂就会降低汽车的生产成本。那么,降低的生产成本是从哪里来的呢?折旧是不变的,人员工资不变,水电费不变,变得只能是机物料消耗,当然了,控制良品率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不过现今的主机厂,良品率应该也差不多达到最大化了吧,只能是在物料上去压缩成本。在这个买车看配置的时代,配置是不能减的,能减的只能是消费者看不到的地方,框架结构材质的变化,内饰材料材质的变化,都能给主机厂带来一些直接的利润。整体来看,我个人是不赞同各车企之间的这种压价竞争,这样的竞争直接导致的就是消费者拿到的车子会存在各种的暗病,有些人说,车子买来是开的,不是撞的,但是如果万一,那么这些暗病真的会导致令人难以接受的结果。打个比方,在以前,我订购的一些汽车杂志上,经常会提到一些碰撞测试,美国有一个五公里测试,也就是说车子在五公里的速度下碰撞,看看造成的损失是多少,消费者修复会需要花多少钱,这个速度很低,以前的很多车子在这个速度下,基本不会遭受太大的损失,有的仅仅是漆面修复,而现在,这个5公里测试,估计很多车子是需要换保险杠的吧。在上面所提到的这些费用里,我避开了研发费用,为何避开呢,其实现今很多的车子都是拉皮,老平台弄个新外壳就是新款,电子设备增加不少,发动机变速器底盘三大件,一成不变,这样的车子太多了。我从九十年代关注汽车,那时候的新车介绍,首先会介绍发动机变速器的改款,平台的应用,车身框架材料做了哪些变动,车上刚性提高了多少,现在去看,这个新平台的应用还会说一说,至于刚性提高了多少,很少有媒体会提及。以上这些,使我个人认为,未来的车子价格是会越来越低,但是作为一个消费者,我并不希望车子价格会无休止的降低,降低到车企的底限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