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图片(为什么明十三陵里只有定陵被发掘了)
1958年9月6日,新华通讯社突然爆出了这么一条重大新闻:
“明十三陵中的定陵已被打开,陵墓是一座地下宫殿,全部用大块青白石砌成的拱券,有两层楼高、八十多公尺长。。。”
这消息一出,震惊了考古界,而定陵也成为了第一个,也是到现在为止唯一一个被发掘的帝王陵墓。
“一开始想挖这座陵!”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就向中央提交了挖掘明十三陵的计划,以期解开明代帝王陵寝之谜,同时也充实明史的研究。
当时走进考古学家视野的是十三陵中的“老大”——长陵。因为这座陵寝属于朱棣,不论从建造规模、技术还是考古价值来说都是最大的,所以专家们首先瞄准了这座陵。
其实挖掘前有很多学者表示了反对,认为应当让死者入土为安,而且咱技术也达不到,可最后挖掘还是被批准了。
正当专家们信心满满的在十三陵里挖掘长陵时,一个意外出现了!
“怎么也找不到”
专家们在长陵不停的挖掘,可怎么找都找不到地宫的入口,朱棣真是藏得太深了!难道他知道后人要来挖他的墓?!
几个月之后,一筹莫展的专家们决定暂时放弃长陵的挖掘,计划先找一座陵试挖一下,反正明朝的陵都差不多。
“定陵,倒霉蛋!”
找哪一座呢?正当专家们踌躇之时,一座陵自己“跳了”出来:“来挖我吧!我连门都给你准备好了。”
这座陵就是定陵,即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长眠之所!
事情是这样的:
一天,专家们偶然在定陵宝城西南边的砖墙上发现了一条裂缝,
随即,大家爬到了顶上查看,果然!在裂缝的上端有一块不起眼的石条,上面刻着“隧道门”三个字。
后来考古队员们顺着这个裂缝往里面发掘,先后开辟出三条探沟,最后找到了地宫的入口,而定陵也随之重见天日。
哎!一条裂缝,真真是豆腐渣工程毁万历啊。万历皇帝在位时间最长,据记载,他生前超级爱钱,而定陵里也随葬了无数珍宝,可惜万历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爱钱,宁愿陪葬珠宝在身边,也不愿好好搞搞自己的陵墓工程,“被偷工减料”!
定陵的挖掘是考古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很多人因为这“名垂千古”,但由于当时保护文物技术不够,再加上随之而来的“一件大事”,让整个定陵毁的不成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