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图片(蒙古大军所向披靡,成吉思汗两次东征日本,为何都没能拿下)
元朝军队绘图
(本文由桌面战争兵棋原创撰写,图片来源于网络。“桌面战争兵棋”专注于军事领域的耕耘,坚持原创,坚守初心。欢迎您的指点。)
在《孟子·公孙丑下》中,孟子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中的天时、地利和人和分别是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地理优势以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总地来看这句话的意思也很简单,孟子就想说在战争中有利的天气不如地理优势,而地理优势又比不上人们内部的团结。孟子给出的这个结论我们不多讨论,可以看到的是在中国的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影响战争的因素的概念。顺着这个思路,来聊一些历史上有名的战役,首先就从天时开始说起。
成吉思汗与蒙古铁骑绘图
既然是要说有关天时的战役,那天气因素肯定得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影响。那么就来聊一聊有名的元日战争,而在这其中,日本的风就出了不小的风头。元朝,前身为大蒙古国,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虽然在综合国力方面比不上唐、宋盛世,但是却极尽扩张之能事,国土面积超过1300万平方公里,这还是在大蒙古国分裂为四大汗国之后的结果,在大蒙古国时期,蒙古铁骑曾踏平莫斯科,大败神圣罗马帝国联军,剑锋直至维也纳,整个欧洲都在其铁蹄下颤抖。然而就是这继承了大蒙古国强大血脉的元朝,历史上两次征战日本却都以失败告终。
元朝版图
话说忽必烈称帝建立元朝过后,像高丽这种周围小国自然是对其俯首称臣。野心勃勃的忽必烈呢,自然也是向日本派遣了使者,希望同日本“通好”,实际上肯定也是想让日本臣服于他。但是不曾想这日本骨头不软,任元朝怎么威逼,日本掌权的北条时宗就是不吃这套,拒接接受元朝的要求,同时还加强九州地区的防御以应对元朝的入侵,后来索性连元朝使者都不见了。这可把我们的元世祖气的够呛,说你这小小日本居然如此嚣张,看来必须动用武力来收拾一下,于是就开始着手准备远征日本。
忽必烈图
公元1274年6月,由高丽国打造的战舰900艘完工,同年9月,忻都率领2万蒙汉军、5千6百高丽军以及6千7百高丽水手共计3万2千3百人组成的远征军出征日本。元朝远征军登陆日本过后,随即与日军展开激战,元军不愧为骁勇善战之部队,日军虽拼死抵抗,但无奈在战术战法上确实存在差距,所以元军先后攻占马岛、博多湾、平津等地,直接兵临大宰府。日军此时其实已经被元军打的初现颓势,在退守大宰府水城过程中,来不及撤离而被元军俘虏的老幼妇女就达到千余人。其实只要元军一鼓作气,坚持苦战,完全有能力拿下大宰府,只要拿下大宰府就可以稳固阵地,固守待援。然而可惜的是忻都并没有背水一战的豪气,他认为“小敌之坚,大敌之擒。策疲兵入境,非完计也,不若班师。”于是选择了全军撤回船上准备班师。然而事情就是那么巧,就在元军回船当夜,博多湾兴起暴风骤雨,元军猝不及防,再加不熟悉博多湾的地形,导致无数船只触礁沉没,最后元军得以回国者仅出征时的半数,约1万3千5百人葬身日本,而其中大部分就是死于这场风暴。第二天在大宰府水城严阵以待的日军发现元军久久不来进攻,派人前去博多湾侦察方知元军遭遇风暴已经撤退。这对于日本来说简直太神奇了,认为“逆风之事盖蒙神佑”,上至幕府下至百姓无不认为这是天佑的结果,于是乎全国范围都开始了大规模的祈神活动,以谢神佑。而击退了元军的风暴,则被日本奉为“神风”。
被风暴袭击的元军舰队绘图
然而元日之间的恩仇还没算完,“神风”的故事还要继续。话说这忻都也是个圆滑之人,虽然兵败,但是他摸准了忽必烈本无灭日之心,只想震慑一下日本,所以回国以后掩饰了遭遇风暴而损失惨重的事实并以“入其国败之”上报,忽必烈也就信以为真,犒赏了出征将士,还兴高采烈地认为知道了厉害的日本应该会立刻与元朝通好,于是又向日本派出了使臣。不得不说北条时宗也是个人物,不知是觉得日本有了神明加护还是觉得自己能行,对这次前来的元朝使节杜世忠等30余人,是直接话也不说就全部押到镰仓龙口斩了。不过由于灭口灭的很彻底,所以元朝使节被杀一事并没有第一时间传回元朝,而且恰逢元朝正在征战南宋,所以日本倒是过了几年的太平日子。一直到1279年南宋灭亡,忽必烈才想起还有这么一支使团杳无音信。总之在又经历了一番波折过后,忽必烈知道了这支使团已经在日本遇害,并且也确定了日本绝无通好之心。这一次元世祖可不再会像上次那样只以恐吓为目的了,而是下了征服日本的决心。
北条时宗绘图
这一次忽必烈分兵两路,一路是由范文虎率领的包括3500艘战船共计10万余人的江南军,该路军将从江浙行省沿水路出发。另一路军则是由忻都、洪茶丘以及金方庆率领的包括战船900艘共计4万余人的东路军,该路军将取到高丽进军日本,两军分别于1281年择日出征。比较有趣的是,在出征之前,忽必烈还让梁军带上了农具,以备占领九州后开垦屯田使用,可见忽必烈对这次出征可以说是信心满满,毕竟这次出征的规模比上次可大了不少。然而事情呢,就是不能想的太好,分兵两路固然声势浩大,但是这东路军的忻都就不是个老实人,本来说好了东路军打下隐歧岛应该就在此地等待江西军会师。但忻都觉得自己这次是轻车熟路,又怕江西军来了会抢得头功,于是决定铤而走险,直接进军博多湾,并且向长门海域派出牵制舰队。
元日战争绘图
不过不得说忻都这一手还是起到了一些效果,元军又一次出现造成了日本社会的惊恐,各地谣言四起,什么元军已经占领了九州啊,元军从东海、北海各个方向入侵啦,总之是什么版本都有。有了上次的经验,大家又都纷纷去寺庙祈福,从各大王公贵族到天皇再到上皇都是各种祈祷,北条时宗也是直接命令各地的武士前往神社、寺庙祈愿。可以看出面对再次入侵的元军,日本心里很慌,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要斩来使呢?不过和国内的恐慌相比,处于最前线的日本迎击军队表现就镇定不少,第一时间就进入了沿海阵地,而且这些部队在第一次元日战争中也同样积累了不少的作战经验。除此之外,北条时宗这些年也确实做了些准备,在沿海滩头修建了石坝,以阻碍元军的登陆。
元日战争绘图
1281年6月,元军的舰队杀进博多湾后就发现情况不对,沿海滩头上的石坝使登陆作战难以开展。于是元军只能登陆志贺岛,试图攻下志贺岛后以其为跳板攻入陆地。日军当然知道这个地方不能轻易让出去,于是乎与元军展开了残酷拉锯战,由于志贺岛地势狭长,元军优势无法发挥,反而是日本一人一骑的战法得到了发挥,此消彼长之下,元军迟迟无法拿下志贺岛。而此时又时值6月,时间一长元军就有些支撑不住了,长期的船上生活以及补给的困难使元军出现了数千人的非战斗减员,无奈之下忻都只得下令退回隐歧岛,准备与江南军会师后再作打算。到了7月,江南军终于达到了指定阵地,与东路军会师,一时间两军相会声势大振,于7月27日开赴鹰岛,准备直取大宰府,途中还被日军舰队截击,双方交战了一天一夜,不过日本舰队寡不敌众,自然是只能撤退。
元朝两次远征日本示意图
好了,这下元军总算是可以打大宰府了。然而阴差阳错之间,在日军撤退后范文虎与祁都等相议后居然决定“欲先功大宰府,迟疑不发”。就因为这个决定,元军舰队多在海上迟疑了一天,而就是这一天,为日本的“神风”发威提供机会。8月1日,或许是日本的祈祷起了作用,或者是日本命不当绝,台风袭击了飘在海上的元军舰队,这元军将领大多不熟水性,对于台风的到来完全没有防备,台风一来,舰船之间相互碰撞而倾覆的不计其数,只有江南军张僖所部和也速都儿所部提前命令战舰拉开距离停泊而没受到什么损失,然而这并不能挽回元军损失过半的局面。这刚刚意气风发的范文虎冷不丁地被台风来了这么一下,顿时间斗志全无,只想着赶紧班师撤退,什么强行登陆背水一战的建议完全被他所无视。就这样,第二次元日战争也以元军失败撤退而告终,在此之后,忽必烈虽有心第三次征日,但都因为各种原因而搁置了,最后直到忽必烈身死也没能实现征日的计划。忽必烈死后,征日的计划就更是被束之高阁,之后的元朝也再没有征日的的想法和能力了。
二战时期日本的“神风敢死队”
总的看来,两次元日战争,日本的风都是大展身手,天时对战争的影响展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没有这两次“神风天佑”,日本能不能抵挡住元朝的铁蹄还很难说,如果当真被元朝所征服,那之后的世界历史肯定会大变样。然而历史没有如果,虽然“神风”对击败元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若是没有日本军队的拼死抵抗,怕是连给“神风”赶路的时间都争取不来,这其中发生的诸多偶然最终拼凑而成的就是这样一个结果。世界战争史上,日本的“神风”大败元军绝对是天时影响战争的典型例子,战局发展的曲折程度堪称神奇。但这样的例子也绝非唯一,有机会的话我们下次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