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别范南伯(怎样赏析离别的唯美宋词《蝶恋花·离恨做成春夜雨》)
题中所问即南宋词人杨炎正的春日惜别之作《蝶恋花.别苑南伯》,词风清新哀婉,于迷蒙春色之中可见词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赠别之情,全词如下: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刬地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艣。
君到南徐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
由词题可知,此词主旨为“别”,惜别的人是“苑南伯”,词人交游较广,重视友情,如辛弃疾也是他的好友。“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刬地东流去”,开篇“离恨”混着“春夜雨”,绵长细冗的漫漫雨夜立刻将读者拖入其时其地的词境中,一品那离别之恨。眼前江水东流,匆匆不尽,时光无情、光阴易老,而你我此去却不知何日再见了。“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艣”,古人以“柳”表惜别之意,如《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等,伤情之下更添心事凄迷,柳枝挽留不住渐行渐远的小船,再怎么不舍得,也依然到了分别时刻,我心里念着你,为你听着那一声声愈发轻微远去的船橹之音,这离愁,如一刀刀切在心头上的痛。
“君到南徐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等到你到了南徐那边碧草玲珑的渡口,万一想踏青寻春,可以依旧走一走曾经我陪你一起走过的那条路。只是,如今是你形单影只,再无我于你身旁相伴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物是人非的,何止于此呢。“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想来待你走远,回望我的时候,已经是隔着千山万水、再也见不到我的身影了。此句主语转换,以对方的角度来写对自己的幻想之景,犹增愁绪。清代文学家李渔在《窥词管见》中评此词时称,这种结法与李白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结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以及岑参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结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等一样,都是“‘临去秋波那一转’,未有不令人消魂欲绝者也”。
杨炎正的这首赠别之词虽然不算千古佳作,但胜于情感真挚,手法细婉,幽畅落寞之外,也有一番动人的情义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