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平利:搬迁群众幸福生活有了“升级版”
每当夜幕降临时,回到家的张运弟,总爱在社区里走走。看着熟悉的灯光,熟悉的面孔,熟悉的花木,她感受到的是满满的幸福感和归属感。“现在能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多亏了党的好政策。”8月25日,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居民张运弟说。
从高山之巅搬到集镇社区,从“初来乍到”到“安居乐业”,张运弟很快融入社区生活,见证着社区的一次次变迁。这一切都得益于锦屏社区实施的易地搬迁安置区“幸福家园”建设。
今年以来,锦屏社区以置家业、兴产业、扩就业、促创业、优物业为工作重点,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不返贫,增强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倾力打造搬迁群众的“幸福家园”。
“刚搬到社区时,办事很不方便,有些需要到镇上办,有些得去县里办。现在大事小事基本都能在社区办理好。”社区居民刘启山说。
锦屏社区是平利县的千人社区,“年龄”并不大——2016年建成,2018年社区“两委”成立,到现在满打满算也就几年时间。如何让11个村1346户4173名搬迁群众快速融入社区,享受到社区的各项服务措施,成为锦屏社区党支部必须面对的问题。
为此,锦屏社区以“幸福家园”建设为抓手,以保障群众基本权益为出发点,实施“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受众评单”的“四单”工作法,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建立党群服务中心,大力开展“为民办实事”微服务活动。同时,锦屏社区配齐配全照料服务机构和社区服务人员,积极开展便民代办、志愿服务、认领“微心愿”等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让居民不出社区便可享受“身有所乐、体有所健、难有所帮、困有所济”的优质服务。
为了以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引领乡村振兴,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社会治理新格局,锦屏社区以党建引领强、产业就业好、配套设施好、服务保障好、社会治理好“一强四好”为抓手,以“乐业安居、幸福锦屏”为目标,建成了矛盾调处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文化健身广场、社区工厂儿童空间等便民服务场所。锦屏社区还组建了党员志愿服务队,经常举办“广场集中宣讲”“红色小课堂”“书记讲党课”等活动,将党员教育、群众活动、社区事务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类信息平台,简化居民办事流程,确保居民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打造社区治理的“升级版”。
老党员王明亮是锦屏社区的文化宣传干事,他经常在抖音平台发布居民的小故事,还自己录制广播节目,宣讲社区文明新风,宣传居民新生活。
今年以来,锦屏社区党员、网格员、楼栋长入户走访125人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2件,提供政策咨询和代办事项155人次。“群众在哪里,党组织的服务就跟到哪里。社区只有把党建工作贯通到易地搬迁后续管理服务全过程,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锦屏社区党支部书记江慧丽说。
“在社区工厂上班就是方便,几分钟就走回家了,家里老人和孩子都能照顾到。”平利源添服饰有限公司员工黄维芳说。
为了让搬迁群众能就业、能增收,锦屏社区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家业、产业、就业、创业、物业“五业并举”的搬迁后扶路径,建立完善党建引领易地搬迁安置社区就业创业机制,建设人才招聘、技能培训、创业指导、就业服务等平台,对搬迁社区劳动力状况、劳动力意愿和就业创业情况进行精准摸排。锦屏社区还与县内外企业建立岗位需求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常态化发布、精细化推送就业信息,促进搬迁群众多渠道务工就业。
“一个月能挣3000多块钱,比在外面打工稳定多了。”对云锦超市的员工叶娟来说,这份工作还是劳有所值的。
云锦超市负责人王道平表示,之所以选择在锦屏社区开店,是因为这里政策好、环境好,周边基础设施配套也好。“超市先后吸纳了50余人就业,我准备再开一家超市,把养牛场也建起来,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创业。”王道平说。
为增强搬迁群众的归属感,锦屏社区全面推行“居住簿”管理模式,为辖区内搬迁安置群众中未办理户口迁移的人员发放“居住簿”,载明迁出地和安置地(社区)相关的服务工作,让搬迁群众吃下迁出地和迁入地权益双保障的“定心丸”。
锦屏社区还鼓励搬迁群众将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给村集体、农业大户或新型经营主体,增加群众收入、促进规模化农业发展;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和山林经济,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让群众深度融入现代农业发展、共享产业增值收益。
目前,锦屏社区发展茶叶、绞股蓝等产业800亩,让搬迁群众嵌入产业链中实现稳定增收;培育专业合作社和新型经营主体22家,带动115户居民增收;依托镇工业园区里的12家企业,解决就业岗位150余个;发展电子商务,培育淘宝网店2家、快递公司3家,带动就业80余人。
“我们要牢记嘱托,不负期望,进一步拓展搬迁后扶路径,延长产业链条,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老县镇党委书记胡杰说。
34岁的汪敏,搬迁前是老县镇东河村村民,住在距锦屏社区10公里处的大山中。刚搬到锦屏社区时,她有很多担忧:杂物放到哪儿?电动车怎么充电……
和汪敏一样,很多群众从偏远的山里搬进集镇社区,不仅需要改变生活方式,更需要“心”的融入。
为尽快补齐易地搬迁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解决搬迁群众生产生活难题,切实做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锦屏社区探索建设“十小工程”,从“小课堂、小库房、小菜园、小管家、小配套、小平台、小餐厅、小厅堂、小市场、小公墓”入手,保障搬迁群众融入新社区、乐享新生活。
初秋时节,炎热依旧。社区居民高远兰早早起床,她要赶在太阳出来前,把菜园里的菜浇一遍水。茄子、豇豆、晚熟的黄瓜,只要精心管理,还能吃几茬。
高远兰的菜园就在家附近。锦屏社区为搬迁群众建设了80亩“安心菜园”,只要自家的地距离锦屏社区超出2公里,居民就可以在这个菜园申请一块菜地,经审核后按户均0。1亩免费分配。
如今,为居民提供老年人日间照料、儿童托管、亲情连线等服务的“小管家”;为居民婚丧嫁娶提供免费场所,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的“小厅堂”;解决居民殡葬难题的“小公墓”;给老年人提供暖心送餐服务的“小餐厅”;为居民提供创业就业、文明礼仪等培训的“小课堂”……已经完全融入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之中。
“通过‘幸福家园’的建设,进一步筑牢了基层战斗堡垒,提升了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设陕西乡村振兴示范县打牢坚实的基础。”平利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宁国良说。(记者 秦骥 通讯员 柯涛)